(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一扇门被关上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扇门……
5月7日,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睢河街道的徐州盛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51岁的高艳在徐州盛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2年多了,一说起高艳,公司行政经理田敏逢人就竖起大拇指。2021年初,高艳和位建、张力、赵巧凤等15位听力言语类残障人士经睢宁县残联介绍到公司工作,公司主要生产电源插头、线束等产品,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属于流水线作业。考虑到劳动能力有限,公司暂时将他们安排在生产工序末端的包装环节工作。一个月过后,以高艳为代表的15位听障人士找到公司负责人张明鸿,表示自己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适应不同岗位。
考虑到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开始不同意,但经过多次试用后,公司最终同意了高艳等人的申请。“他们非常爱思考,学东西很快,而且很能吃苦,也许无声世界里更能让人专注于工作,他们的工作效率也非常高。”张明鸿感慨道。睢宁县残联在推荐高艳等人来公司上班时,公司承诺保底工资(包装岗)3500元,工作时间为早上8:00到下午5:30,中午免费提供午餐。“我们本不要求加班,但他们常常主动加班,有几个人月工资已达到6000元以上。”田敏钦佩地说,“2个月前,高艳又把丈夫魏旭介绍到包装岗上班,现在夫妻二人月工资8000元左右。”
高艳的儿子魏鹏2022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化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而魏鹏的成功里也充满着父母“无言”的爱与呵护,“天生的缺陷不能改变,但可以通过双手去改变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29年来,父母的无声教海是我前进的动力。”魏鹏自豪地说,他分别用6个字来描述自己的父母:妈妈——坚强美丽乐观;爸爸——吃苦耐劳踏实。
“爸爸妈妈,劳动节快乐!”这几天,每当在工作间隙,位建都会拿起手机,开心地看着女儿“五一”节前发来的节日祝福。今年52岁的位建,虽然上天对他按下了静音键,但他仍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出最美的“声音”。在生产一线,聪明能干的他能适应不同岗位,车间生产负责人调配人手时,第一时间想起的人便是他;在家庭中,温柔善良的位建则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女儿,“对于听障人士来说,生活可能具有挑战性,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话语权。当年报高考志愿时,我坚定地选择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因为想帮助更多像爸爸妈妈这样‘最可爱的人’。”女儿位雨馨自信地说。
在车间一角,赵巧凤正在仔细地检查线头。“她主要负责对略有瑕疵的产品进行查验和修复,干的是细致活儿。”田敏介绍道:“赵巧凤在公司工作有2年时间了,我发现她有一个习惯,她工作时穿的外罩上都印有‘中国梦’三个字,问她原因时,她一边笑着一边用手在‘梦’字上画一个圈,另一只手则拉一下手中的线。” “我觉得政府给我提供的平台很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边工作得很充实。”赵巧凤用手语表达着。赵巧凤始终在用无声力量追逐着“有声”梦想,用勤劳双手点亮无声世界里的希望。
“这群特殊群体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还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他们也能发光发热,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甚至比正常人做的还认真、还出色。县残联就是要用热心、耐心、诚心当好残障人士的‘娘家人’,给他们搭建找回自信、融入社会、发挥才能的舞台。”睢宁县残联三级主任科员张艾玲说,今年年初,睢宁县残联召开残障人士就业专场招聘会,组织120名有就业需求的残障人士和12家企业进行双向选择,最终达成就业意向的有26人。(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顾士刚 王筌)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8-29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